2016年开端的同享单车街头大战正在迎来转机。节前,ofo首要出资者朱啸虎现已放出话来说同享单车只要兼并才干盈余,摩拜单车的回应则是“不考虑兼并”。不过,不管终究是否走向兼并,ofo都算是一个赢家:要知道,当ofo决议从学校走向城市时,摩拜单车已在多个城市占有一席之地了,ofo今天在掩盖城市数、单车数、用户数、订单数等指标上均与摩拜单车平起平坐,能够说,ofo也算是完结了一场逆袭。ofo的成功也标明,当一个商场已有老迈存在时,后来者仍然有时机包围。
事实上,不只是ofo有这样的“包围”阅历。
58孵化出的转转和瓜子进入商场时,搁置物品电商和二手车电商商场,相同有老练的老迈,今天转转和瓜子,在各自商场都有一席之地,且声称自己是榜首阵营乃至是抢先玩家;
近来完结3亿元B轮融资的二手手机收回渠道收回宝进入商场较晚,2014年入局时,已上线三年的爱收回已是手机收回商场的老迈,今天收回宝商场位置可与之对抗;
美团外卖在饿了么已是外卖App代名词时杀入商场,今天已是这个商场的唯二玩家,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兼并后的仅有劲敌;
滴滴进入商场时,摇摇招车现已拿到红杉本钱300多万美元的融资,进入时刻、商场规划和融资规划都胜过滴滴,不过今天滴滴已是同享出行商场的超级寡头了;
……
这违反了许多人的直观形象,不少创业方法论都指出,当一个商场有老迈存在后,时机只会越来越少,创业者最好避开这个商场,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。那么,为什么ofo们还能完成“后来者包围”呢?这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:当一个商场现已有老迈后,创业者该怎么包围?
为什么后来者还有时机?
我以为首要有以下几个原因,给后来者留下了待机而动:
榜首,有先发优势,也有后发优势。
一个常见观念是,当一个商场有老迈时,阐明这个老迈现已构成先发优势,尤其是在互联网职业,先发优势更简单构成:一个企业先进入商场就会先获取用户,进而构成网络效应,招引更多用户、本钱和资源(也有人说,互联网职业更简单构成独占),所以,后来者要反挖用户非常不易。
过往的许多事例的确也体现出先发优势在互联网的重要性——百度、腾讯测验过电商终究却是白费;腾讯强攻过查找、微博等事务,后来抛弃了;马云亲身主导阿里巴巴强推交游做交际,后来发作的工作我们都知道了。看上去,当一个互联网事务占有有利位置后,后来者不管投入多少资源,采纳什么方法,有多么强悍的团队,都很难打破。
不过,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也不少,有先发优势,也有后发优势,后来者往往在前者(许多时分是先烈)将商场教育老练后、绕过先行者遇到的坑,在先行者犯错时找到时机。近来,马云在宣告出资1000亿树立达摩院时,也说到了“后发优势”:“达摩院必定也必需求逾越英特尔,有必要逾越微软,有必要逾越IBM,由于我们生于二十一世纪,我们有时机后发优势。”前面说到的ofo、滴滴、收回宝们进入商场更晚一些,但也能够学习先行者的实践经验,在奇妙的实践进场,构成后发优势。